公安网安 | 小心“馅饼”变“陷阱”_成语评估策略简化版_fx93002.799.91

公安网安 | 小心“馅饼”变“陷阱”_成语评估策略简化版_fx93002.799.91

二发过火 2025-05-08 下载中心 13 次浏览 0个评论
警惕网络诈骗!馅饼”变“陷阱”现象频发,公安网安提醒公众小心网络诈骗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。请提高警惕,谨慎对待不明来历的优惠信息,保护自身网络安全。
  1. 案例剖析
  2. 诈骗手法揭秘
  3. 防范措施

《公安网安警示:警惕“甜头”化“陷阱”——网络新型诈骗警示录》

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,网络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的同时,我们也必须警惕随之而来的网络诈骗犯罪,公安网安部门揭露了一种新型网络诈骗手段,这种诈骗利用了人们追求小利的心理,将“诱惑”变成了“陷阱”,为了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,本文将深入剖析此类诈骗案例,提醒广大网民提高警惕,防范网络陷阱。

案例剖析

1. 案例一:虚假投资平台

市民小王在浏览网页时,注意到一家名为“XX投资平台”的网站,该平台宣称提供高额投资回报,小王被吸引,注册账户并投入了5万元,不久后小王发现平台无法提现,联系客服后被告知需继续投入资金以解冻,这时小王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诈骗。

2. 案例二:冒充客服退款

市民小李接到一个陌生电话,对方自称是某电商平台客服,声称小李的购物订单出现系统故障,需要退款,小李按照指示在ATM机上操作,结果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资金被转走,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。

3. 案例三:虚假招聘信息

市民小张在招聘网站上看到一家名为“XX科技有限公司”的招聘信息,该公司承诺提供高薪且工作地点便利,小张联系该公司后,对方要求其先支付报名费、培训费等费用,小张意识到可能是诈骗,因此拒绝了对方。

诈骗手法揭秘

1. 利用人们贪图小利的心理

诈骗分子常利用人们渴望高额回报的心理,通过虚假投资平台、虚假招聘信息等手段诱骗受害者投入资金。

2. 利用受害者对网络的不了解

诈骗分子利用受害者对网络的不熟悉,以各种借口要求受害者进行转账、修改密码等操作。

3. 利用受害者心理防线薄弱

当受害者陷入困境时,诈骗分子会假装同情和关怀,从而让受害者放松警惕。

防范措施

1. 提高防范意识

广大网民应时刻保持警惕,不轻信陌生电话、短信和网络信息,尤其是涉及金钱交易的信息。

2. 核实信息来源

在进行投资、购物、求职等活动时,务必核实信息来源,以防上当受骗。

3. 保管好个人信息

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,尤其是银行卡号、密码等敏感信息。

4. 及时报警

一旦发现被骗,应立即报警,并向相关部门提供相关证据。

公安网安 | 小心“馅饼”变“陷阱”_成语评估策略简化版_fx93002.799.91

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我们呼吁广大网民保持高度警惕,增强防范意识,天上不会掉馅饼,切勿轻信诱惑,让我们携手共建网络安全,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深圳广州市泽成丰新材料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公安网安 | 小心“馅饼”变“陷阱”_成语评估策略简化版_fx93002.799.91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1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